返回校园网首页| 设为首页| 加入收藏| 易班网| 学生综合管理系统 学生档案登录

心·声 | 如何在家庭中,成长为更好的大学生

发布时间:2024-01-11 来源:学生处

家庭是每个人生命的起点,

家庭关系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,

带给我们温暖与支持。

大学生一定也希望与父母亲人保持亲密,

可也希望能够快快长大、独立面对生活。

不少同学反馈:进入大学后,虽然可以自由生活,难免想念父母,希望能够回到温馨舒适的家中放松一把;可真到了假期,回到家中,两三天的其乐融融后,又不得不面对与父母争吵的风险,甚至偶有“相看两生厌”的时刻。亲密和独立,好像总是矛盾的。

从家庭生命发展周期来看,大学生正处在“离家”阶段,逐渐学习接受自己在情感和经济上的责任,从原生家庭中分化。从以往与父母非常亲密的家庭生活中走出来,逐渐发展出独立自主、为自己负责的生活状态。

每个人的成长,都在不断地进行分化。从出生时候,身心方面与父母完全融合为一体的那种亲密状态,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认知,自己的情感,自己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。如果不从家庭中分化,我们可能很难离开家独立生活,很难适应大学校园生活,也许毕业后会成为啃老族,甚至于无法拥有自己的亲密关系。

身为大学生的年轻人,分化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呢?亲密感与独立感达到动态平衡

当然,这是一个理想状态,只有极少数大学生能够完全做到,大家不妨将这种状态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。

如何提高自己的分化水平,改善与父母的沟通互动呢?大家可以试着这样做做看。

01

尝试建立边界

在家庭互动,甚至是人际关系中,通过询问、探讨的方式来确认对方的边界和规则。

比如,长假回家时,思考自己的哪些信息是父母希望知道的,选择一些信息主动告诉父母,那些安排是希望父母知晓时间却不希望知晓细节的,也要有自己的坚持。

02

主动提出期望

没有人可以知道另一个人的所思所想,父母虽然与大学生子女共同生活了十几年,也难免经常会get不到大家的意图。

比如,我在假期希望能睡懒觉,自然醒。那么我们要及时、多次地和父母表达期待,我希望可以睡懒觉,希望如非必要,爸爸妈妈先不要喊我起床。

父母也许很难100%满足大家,但我想大概率他们不会在回家度假的第一天,一大早拉你去晨练了。当然,父母有自己的想法,可能很难每天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去生活,那么大家也可以尝试去理解。

03

区分他人与自我情绪

情绪是无形的,要有能力分清哪些是对方的情绪,哪些是我的情绪。

有位大学生跟我说,“我以前听到妈妈对爸爸不做家务很生气,会跟着一起对爸爸很生气。后来,我与爸爸之间也关系紧张了”。当他学会区分情绪,就可以知晓夫妻关系是妈妈面临的困难,他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理解或者提建议,而不是一同陷在愤怒的情绪中。

04

区分当下情绪与过往情绪

哪些是我此时的情绪

哪些是之前累积下来

没有处理的情绪

很常见的一个场景是,某次父母给我打电话,问我说,你买的这本学习资料为什么这么贵?可能我就感觉到很生气,似乎被指责,不由自主与父母争执起来。

自己情绪激烈的程度超出了事件本身,就说明此时的情绪不仅是当下事件引起的,还有之前累积下来的,比如曾经被指责生活花销过大,而一直没处理的情绪。认识到这一点,我就可以冷静下来,好好和父母解释这本学习资料的特别之处了。

05

能够承担责任,对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

对家人的依赖经常会阻碍我们分化,因为依赖可以带来很多好处,最明显的一条就是不必为后果承担责任。

有一些同学在学习成绩不佳、或者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时,会责备父母,当初都是你给我选的专业。

事实上,无论最初是怎样的过程,最终我们同意、认可了,那就已经是我们的选择,我们应该为此承担责任与后果。也有同学表示,我不敢与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,他们有的是办法让我就范。事实上,将选择权交给父母,做一个顺从的孩子,维持了和谐的关系,避免了激烈的家庭关系冲突。

所以,当我们学着承担责任,面对后果,不去抱怨别人,更多去寻找达成目标的方法,就可以让自己慢慢的独立,完成自我分化,对自己负责。

当我觉得自己是安全的,

家人是爱我的,而我也爱我的家人。

同时,我也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,

有做出决定的权利,可以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。

那么,与父母的互动、家庭的和谐氛围,

都会让我们感受到支持和力量。

一份面向全国几大城市的大学生调研报告显示,当代大学生对于“成功人生”的认知是:

人生赢家要追求家庭幸福、社会声望、工作成功三丰收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。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,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,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。”

个人和社会都希望能够追求家庭幸福,希望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变,在未来的生活中,与家人保持亲密,又能够独立发展自我,从家庭中获得积极成长力量。

分享到: